很多年以来五金工具企业的装备水平大幅度提高,很多进口了大量高端数字化工具制造专用设备。进口这些设备的企业中,外商独资、合资企业与中国工具企业大约各占一半。如今很多国内工具骨干企业的装备水平已基本上与发达国家的同行相当。于是,用户经常提出这样的问题:中国工具企业的装备条件改善了,但在高端刀具的供给能力上与国外同行差距仍然很大,问题出现在哪里呢.
該問題一針見血地指出了中國發展商端刀具的瓶頸所在。最近十年,國産高效五金工具從很低的起點出發,逐年增長和進步,成績是明顯的。但與此同時,廣大工具企業通過十年來的實踐,也終于認識到:發展現代高效五金工具,如果僅僅依靠提高裝備水平和制造能力,而不同時提高綜合開發和服務能力,就不可能大規模進入現代高效五金工具市場,充其量只能零敲碎打地做一點進口替代,難以大幅提高市場占有率。所以,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缺乏爲用戶提供延伸服務的綜合能力,是中國工具企業與國外先進水平存在的主要差距,必須下決心解決好。
影響中國工具企業産品結構調整的最大障礙是什麽?實踐證明,不是客觀的物質條件,而是經營者墨守成規的思想觀念。
當前,中國多數工具企業仍以生産低端制造業使用的傳統標准刀具爲主,這種生産經營方式使企業了真正意義上的市場競爭,也沒有樹立爲制造業提高效率服務的觀念。因此,只有徹底改變這種無所作爲的觀念,才能真正進入現代高效刀具的發展軌道。
傳統五金工具企業進入高效刀具發展領域的入門第一課,就是要徹底改變幾十年如一日無所作爲的狀態,從主動跟蹤了解市場動態開始,把企業的市場定位和自身能力建設緊密結合起來,紮紮實實做好發展現代高效工具的每門一功課。這是獲得成功的必修課。
發達國家的一些老牌跨國工具企業曆史悠久,但仍然沒有固步自封而是兢兢業業,銳意創新,不遺余力地跟蹤用戶需求、優選目標市場和完善企業建設,不懈追求更高的發展目標。國際金融危機以後,全球經濟發展出現了諸多不確定性,各跨國工具集團紛紛對不同經濟體、制造業不同行業的複蘇情況和發展前景開展調查研究,調整目標市場和發展戰略。
根據調研結果,五金工具市場針對優勢行業和優勢地域,重新調整了目標市場和發展戰略。並根據新的發展戰略,調整企業承包的技術創新重點,優化經營管理體系,重組銷售網絡等。通過一系列深入細致的工作和正確及時的戰略戰術調整,當然,以中國五金工具企業目前的發展水平,與肯納這類跨國工具集團還不在一個層次上,還存在很大差距。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去學習借鑒他們的孜孜不倦的開拓創新精神。